见圳丨南岭村40年蜕变,见证深圳崛起的奇迹
深圳用40年时间书写了
一座现代化城市崛起的奇迹,
南岭村是其中绕不开的重要篇章。
你知道以前的南岭村是什么样子吗?
它的40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?
今天小编就带你来了解南岭村的蜕变历程↓↓
从地理位置上看,南岭村所在的布吉,不比罗湖福田的城中村的地理位置优越。但是,南岭村(现为南岭社区)的经济表现让人刮目相看,村资产从最初的7000元到现在的35亿元,人均年收入从不到100元到现在的15万元。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s0764i93rz0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以前南岭村是老房子烂泥地
南岭社区居民李文京已经退休,她记得以前的南岭村都是老房子,到处烂泥地,给人感觉就是脏乱差。穷到了怎样的程度,李文京这样说:“(因为这儿)很穷,外面的人不想嫁到南岭村。”
▲南岭村村民插秧老照片
▲南岭村第一条水泥路(摄于1983年)
她的记忆中,改革开放前,南岭村的村民即使是种田为生,都没法让自己吃饱。上个世纪70年代的逃港风潮中,就有南岭村村民。
▲改革开放前,现南岭村村委大楼周围的村民新建住宅
▲改革开放初期,正在建设中的南岭村(摄于1983年)
更年轻一点的张伟平告诉我们,小时候他住的南岭村,到处是山,路也没有现在这么好,可以说是“坑坑洼洼的”,车也没有多少,村民住的房子大多是两层楼的石米屋。
第一桶金——43万元的征地补偿款
在改革开放初期,南岭村获得了第一桶金——43万元的征地补偿款。这笔钱怎么用?南岭村人有自己的智慧。当时,南岭村还没有成立村委会,只有四个生产队,这43万元是第一生产队的征地补偿款。
43万元,在当时可是不小的巨款。有村民主张分掉,但是第一生产队队长力排众议,主张把钱拿来发展村经济,建设厂房,将征地补偿款投入到生产当中去。
▲1983年冬,南岭村正在兴建的第一间手套厂厂房
第一队生产队队长张伟基,后来成为了南岭村书记。
▲南岭村老书记张伟基(前排左一)和意气风发的南岭村人
▲改革开放初期南岭村服装厂流水线
不想做“包租公” 南岭村要走一条新路
1986年南岭村开始实现脱贫致富,经济快速起飞,村民的生活好起来了。1992年,邓小平南巡以后,南岭村建立了第一个工业园区。
▲南岭村工厂流水线老照片
张育彪,南岭村社区党总支书记,今年42岁,几乎算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,他见证了南岭村40年来走过的路。
上个世纪90年代,南岭村开始发力,大力发展工业。村里最大的一个工业园区龙山工业区,引进了多家外资企业,扎堆的日资企业就有22家。到了2000年前后,南岭村的厂房出租经济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。
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视察了南岭村,南岭村再次迎来了一个大的发展机遇,南岭村开始产业转型,发展第三产业。
▲上个世纪80年代初,南岭村出现了商业街
“改革开放之后,南岭村主要的经济收入就是靠做‘包租公’出租物业。我们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,可持续的发展,我们不能走老路,要走一条新路。”
张育彪说,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,南岭村认识到房东经济难以为继,提出“腾笼换鸟”战略。2015年时,村里开了一个村民大会,张育彪说,“如果三年转型不成功,我就辞职”。
作为南岭村第二十五代的村民,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改变家乡。
转型有阵痛 提前解约损失2000万元
南岭村从2015年开始转型,转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,酸甜苦辣五味杂陈,南岭村也交了一些学费。
▲现在的1983创意小镇
1983创意小镇所在的位置,起初只是一个低端的珠宝加工企业,张育彪引进高科技产业必须与珠宝企业提前解约,租金损失超过两千万元。“要转型就必须要牺牲眼前的利益。包括后来我们收购了一个创投企业,也是高风险的。去年(2017年)成立南岭基金的时候,有人泼冷水,说集体经济不适合搞这种创投。”
张育彪说,从1个科技创新企业到30个企业,“我相信会成功两、三个的,包括投资水下机器人,智慧零售等领域,只要我们有心去做,一定做得到,民营企业做得到的,我们也做得到。”
南岭村引进投资的企业中有一家生物科技企业,它致力于研发新型抗体,目前已有6个抗体研发成功。第1个产品已经走向市场。这家企业,南岭村占股超过百分之三十。
南岭村引进的生物科技企业,正是康体生命公司。这家公司通过羊驼培养出抗体,比传统的用小白鼠研发抗体更高效更精准。1克抗体,市场价值是100万元左右。
▲康体生命公司的实验室一角
康体生命总经理杜孩在公司实验室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当时我们之所以选择南岭村,是因为南岭村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,提供一些实验室和实验设备,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创业初期遇到的困难。”
传统的抗体研发需要养殖很多的老鼠,上万只甚至十万只才能产出很少的抗体。康体生命公司则从羊驼着手研发,找到了对应的DNA系列就可以实现量产,进而取代其他抗体。目前这个技术在全球只有德国的一家公司和康体生命才拥有。杜孩称,康体生命的抗体即将出口,免费赠送给外国用户试用,以此打开市场。他们相信,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有竞争力的。
▲现在的南岭村航拍
▲如今的南岭村已今非昔比
技术驱动型企业获南岭村投资
第一个月实现盈利
在南岭村还有一家90后为主的技术驱动型企业“后土智能”,12%的员工拥有硕士学历。厉害的是,企业初创第一个月就实现了盈利,在全国范围内服务了22家民营企业。
后土智能扎根南岭村,是偶然,也是必然。后土智能创始人伍兆丰在公司创立初期就遇到了国成投资,达成投资协议以后他才发现,原来国成的大股东是南岭村。
“我本来是想在南山或者福田设立科技公司,但是当我来到南岭村的时候,我被这里深深地吸引住了。我发现这里很适合中小型企业创业,很安静,基础设施一应俱全,在工作之余你所需要的一切,这里都有。”
伍兆丰说,企业初创的第一个月已经实现盈利了,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服务了22家民营企业。他的公司现在可以给传统的企业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,让原本只能卖一千多元钱的冰箱变成一台智能自助贩卖设备。
▲早期的南岭村求水山三星级酒店
▲现在的南岭村求水山酒店是五星级酒店标准
“种高科技” 未来带村民敲钟上市
对于城中村来说,来钱最快最容易的应该是建房出租。从种田、到种房子,再到种“高科技”,南岭村选了一条最难走的路。
“发展房地产对于南岭村来说是很容易的事,我们也还有土地资源。但是我们不能走老路,要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走一条新路。南岭村有这个底气与条件去发展。有经济实力去试错。如果只走老路我是不甘心的,成为‘土豪’没意思。我们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,让南岭村的子孙后代都实现可持续发展,就必须要创新。”
张育彪有一个梦想,为南岭村培养一个优质的高科技企业,有朝一日能带领村民去敲钟上市。这个过程可能会很艰辛,有挫折也有困难,南岭村人的态度是:勇往向前。
“南岭基金今年计划募资10个亿,我们就能够投资很多领域,如人工智能,生物科技等。就算转型失败我也不在乎,我在乎的是南岭村整体的利益。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带南岭村实现再一次大的发展。”
“(敲钟)这个事情对于我们来说是不远的,但是我们不能为了敲钟上市而上市。关键是要培育自己本土的优质高科技企业。”他反复强调这个观点。
▲南岭村村史展览馆里陈列历年来获得荣誉牌匾和奖杯
这一次长跑比赛不能中途退赛
寸土寸金的南岭村,一直保留着20亩水稻田。每年春种秋收时节的,当地孩子们要和早已洗脚上田的长辈一起劳作,感受“汗滴禾下土”的滋味。
2018年8月2日,放暑假的南岭村小朋友又和大人们一起下田插秧。
不因致富而忘本。勤劳,是南岭村成功的钥匙。
村民李文京告诉记者,只要有劳动能力的村民,都会在村集体里劳动。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有房子有租金就不劳动。“这(不劳而获)在南岭村是不会出现的。”
张育彪说,南岭村的发展于他,像是参加电视直播的长跑比赛,现在换了一种跑法,跑得有点辛苦,但是为了以后能跑得更快、更好,他不能中途退赛。他相信,只要大家有共同的信念和坚持,南岭村一定能够走出一个新的天地,而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不断奋发创新的南岭村人的奋斗,深圳,才是那个我们热爱的深圳。
38年来,深圳经济发展滚滚向前、洪流不息。最宝贵的经验之一,就是不断改革和创新,百姓因此受益。现在的深圳,繁华、创新、包容、年轻……这些浮现在你脑海里的“词汇”,背后蕴含着哪些敢闯敢试的故事?深圳人血管里流淌的创新DNA有怎样的生命张力?深圳新闻网推出“见圳”专栏,用小切口和小角度,去发现并揭秘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,挖掘时间的精彩沉淀,共同见证深圳大发展的精彩。欢迎你把更多的改革故事和经历分享给我们(电话:83521468,邮箱:邮箱:xinwenbu@sznews.com )。
内容来源:深圳新闻网 记者 张玲 秦川 邹家杰
刘庆康 实习生 卓越 陈夏锴 萧梅芳 陈致晓 潘施颖
编辑:吴俊霞
校审:施翔东
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
领导说了
您点一个
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!
小编推荐